马蔚华:2024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了35% 但和发达国家仍差距较大|快讯
2025年05月18日 18:08
作者: 卢梦雪
来源: 华夏时报
富途牛牛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政府引导基金在科技创新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能解决整个科技创新资金链中最重要,但是又没有人愿意投的部分。”5月18日,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马蔚华就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情况发表了一系列观点。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是国家为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引导社会力量和地方政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的鼓励性基金。马蔚华指出,经过几年的发展,当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已经从2010年的25%提升到了35%,但是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差距存在的原因是什么?马蔚华认为,主要有四点原因。

  首先是创新链和产业链阶段性的断链。他表示,由于早期VC(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资金本身较少,加上高科技项目早期风险比较大。所以我们早期的一些高科技项目,像第三代半导体、生命科学,由于缺少资金,没有及时变成研究成果。到了2022年,我国有17%的科研成果在国内没有生产力,通过授权转到海外,墙里开花墙外香,这是一个资金链。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呢?马蔚华坦言,这是差距存在的第二个原因,即认知的偏离。他指出,我国是间接融资主导,金融的主导思想是债性的思想,从债性思想到股权投资转变是有一个过程的。间接融资强调担保抵押,而高科技是轻资产的形式,无法满足银行抵押担保的要求。此外,我们的风险投资也过多强调商业的价值评估,比较少关注科技企业本身的技术强度,即技术优势、专利数、创新特点被忽视了,而想比较早地实现价值变现,这是我们比较突出的矛盾。

  第三个原因,马蔚华认为是政府的目标和市场的行为背道而驰。他以高校的考核指标为例,只要求了专利的数量,但没有考虑这些专利能否变成成果。所以就导致了专利很多,但是转化成果很少的情况。

  此外,马蔚华认为,风险容错机制和风险追责的不相融也是原因之一。“投早投小”可能风险很大,但是没有一个宽容的容错机制。

  “最近中央有一系列的政策,包括支持科创债,扩大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等,这让高科技的融资渠道得到大幅度扩展。”马蔚华表示,所以政府引导基金应该起到组织这些资金协调起来的作用,建立母基金,这样在动员社会资源、引导社会资源投入科技企业、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以及科技成果市场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马蔚华:2024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了35%,但和发达国家仍差距较大|快讯
郑重声明:富途牛牛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富途牛牛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基金交易
关注富途牛牛
期货交易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yonnalot.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版权所有:富途牛牛官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